“阿姨今天要出院了,小顾啊,真的感谢你。等疫情过去了,你要来阿姨家里,阿姨烧好吃的给你吃!”2月10日,曾经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刘阿姨康复出院。临走前,她依依不舍地对照顾自己的男护师顾德玉表示感谢。
作为驰援武汉的重症医学科男护师,“90后”安徽天长小伙顾德玉带着善良、勇气和担当,开启了职业生涯中珍贵又绚烂的篇章。
“我是安徽天长人,武汉加油!”
顾德玉和重症患者相互鼓励
92年的顾德玉出生于安徽天长市。脾气好、有耐心、个性开朗是身边人对他一致的评价。从职业标准的角度,顾德玉的性格正符合护师的职业要求,他多次获得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最佳小组长、东南大学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在妈妈的眼中,顾德玉有主见,特别独立,“从小到大,他想做的事情都是自己决定好,成功了才告诉我们,无论是找工作还是这次去武汉,我和他爸爸都是最后才知道。”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全国医护人员不顾安危、舍小家为大家,保卫国人健康的事迹和场面,一次次地撞击着顾德玉的心。他感动又心疼,铁心铁意地向医院递交了请战书,要求驰援武汉,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月2日,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重症医学专家黄英姿为顾德玉等第三批江苏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削发出征。顾德玉带着“抗疫必胜”的信念义无反顾地去往武汉,被分配到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
长时间戴几层口罩会缺氧;戴三层橡胶手套手感很差;穿几层的防护服闷得透不过气;护目镜擦了洗手液但还是起雾看不清;四个小时连续工作一刻不停,测体温、量血压、打针、输液、打扫卫生、消毒病房、给病人洗衣服、喂病人吃饭……在武汉,顾德玉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一线“战士”的辛苦。
“在这个特殊时期,病房里的护工、保洁、护士的工作都是一个人完成。我们不仅要照顾病人的起居,还要清洁和消毒病房,辛苦肯定是有的,但能想到为国家和武汉人民做贡献,能帮助病人早日康复,就不觉得苦了。”顾德玉说。
为了在隔离病房里让病人更好地辨认出自己,顾德玉在防护服上写着:我是天长人,武汉加油!医院里的患者看见他走过来,都会忍不住微笑,眼前的这个天长小伙子,像病房里的阳光温暖着他们。他的“细心、用心、耐心、贴心”在武汉赢得了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感动、认可和尊重。
“在病房里,我们就是患者的亲人!”
“这些病人在医院里,身边都没有亲人陪护,我们就是他们的亲人。”这是顾德玉的心声,也是他行动的写照。六十岁的刘阿姨是武汉人,重症病房里的新冠肺炎患者。她一个人在医院,没有人照顾,因为她的家人全部确诊并在其他医院隔离治疗。
刘阿姨最开始来医院的时候已经呼吸困难,眼角挂着眼泪,嘴唇在动却说不出话。“阿姨,你别担心,这个疾病没有那么可怕,你看每天都有好多人出院康复,你才60岁,不要害怕,我们会帮你治疗的”,顾德玉读懂了患者的焦虑和伤心,一边安慰她,一边熟练地量血压、查血糖、做心电监护、输液、打针、穿刺……“阿姨,你是不是渴了,要喝水么?水果吃不吃?”,顾德玉的细心和体贴可以渗透到每一个细节,他知道阿姨喜欢吃水果,下班回家后把宿舍里的水果打包带到了医院。在顾德玉的精心照顾下,刘阿姨脱离了危险,半个月后康复出院。临走前给了顾德玉一个大大的拥抱。
在武汉,患者都是孤身一人在医院,因为其家属全部被隔离。顾德玉替他们揪心,经常把医院发给自己的洗漱用品、生活用品带给急需的患者使用。他说,只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他可以奉献全部。
护理是个特别需要耐心和细心的技术活,由于要长时间、近距离照顾患者,护师更容易被感染。但是顾德玉面对患者时,完全考虑不到自己,他只想着要做好自己应该要做的事。同事和患者说起顾德玉,都竖起大拇指:“他的为人和他的微信名字一样:中国好青年!”
“我也特别感谢江苏省政府、天长市政府和我的工作单位,先后都去看望了我的父母,让我没有后顾之忧,更加全心全力地投入工作。”顾德玉满怀感激地说。
在武汉的顾德玉以无私的奉献精神践行着医护人员神圣的使命,而在故乡天长,他的父母因为担心他而难以入眠。但同时,儿子又是他们的骄傲,他们知道这是医护人员的职责,心里再舍不得,还是要顾全大局。
“我不善于表达,等他回来,我只会说一句话,儿子……你辛苦了……”,顾德玉的妈妈没有忍住眼泪,“但是这是他的职责,国家有难,他需要这么做。儿子,加油!”
无论身在何地,战“疫”一线的医务人员都是可敬的战士。顾德玉,加油!